這陣子很奇妙,遇到了兩個在職場上比較順遂,婚姻路卻不太幸福的女人。
兩個人都跟我說:趁還沒結婚前好好打拼,好好玩,不結婚也沒關係,台灣女性很獨立的!
又告訴我說:晚點結婚比較好!結婚不過就是一張紙。
前一陣子才和一位友人談到結婚,對方的說法也如出一轍:
結婚不能代表什麼呀!不過就是一張紙!真的相愛是不需要結婚的。
過去的我深受大眾媒體影響,每次只要有以職場女性為主題的偶像劇,我都會不由自主地被吸引,心裡默默期待未來也能像她們一樣,在職場上闖出一片天。
當時的我認為,成為女強人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,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並沒有什麼不對,不需要結婚,不需要男朋友,一個人也可以很好這種理論。
但是因為認識神,我的看法完全改觀了。
所謂的「台灣女性很獨立」是什麼意思呢?
最粗淺的定義就是可以用自己賺的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。但是結不結婚、談不談戀愛跟是否獨立這件事應該分開來看。
一個人並不代表比較獨立,獨立和可以自養並不一樣。自養只是獨立的其中一個指標,也就是經濟獨立的指標。
結婚是不是一張紙?
如果你只把它當作一張紙,結婚當然一點意義都沒有。所以回歸原點是:結婚象徵的是愛的永恆承諾。
自古以來,不論東方或西方,結婚都是一件神聖且自然的事。它是家庭的起始點,是兩個人愛的結合。
當然婚姻在最初帶有的政治色彩特別濃厚,可是如今我們生在自由的時代,選擇結婚變成需要以愛為基礎。
結婚的那刻,兩人對彼此許下愛的承諾。我們都很熟悉生老病死也要愛著對方那些誓言。
但是為什麼當初的欣然答應,最後和我們想像的不同我們就否定了婚姻的意義呢?
我想我們都誤會了那個誓言。
生老病死都要愛著對方,我們心裡其實自動會預設立場:
前提是你也這樣愛著我。
但是在神聖的誓言中,事實上並沒有這樣的前提。
我們問的是:對方不管變成怎麼樣,你都會愛著他嗎?
而不是:如果他一直維持我喜歡的那個標準、那個我可以接受的樣子,我願意永遠愛著他。
在神的國度裡,愛是沒有條件的。祂在我們還不認識祂前,就先無條件地愛了我們,祂當然也期望有一天我們可以愛祂,但是這不是一種要求:神選擇了給我們自由。
而結婚,與其說是得到對方愛的能力的承諾,不如說是表達自己愛的能力的承諾。
進入婚姻關係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保證。
婚姻中的許多困難確實會讓我們退卻,尤其是當我們無法感受到被伴侶所愛時。
婚姻雖然是兩個人的事,但在個人方面,它卻是一個愛的使命和修練。
是人都會有軟弱的時刻,但是軟弱的時刻正式展現這項使命高貴之處的最好時機。
婚姻是互相承諾,因此也就是在軟弱的時刻互相扶持。
有些女性排斥婚姻不外乎是認為男性不能從一而終。
但是真正純潔的愛遠遠超過這一切,因為愛是幫助彼此成為更好的人。
更好的人當然也包括幫助對方克服外在誘惑的軟弱,並在婚姻中保持誠信,又有誰可以否定婚姻忠實的價值呢?
結婚不過是一張紙嗎?如果你想要的只是一張紙,它當然只是一張紙,
但是如果你看待婚姻是一種愛的承諾,它的意義就比什麼都神聖,值得你去認真經營「如何愛」。